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799篇
  国内免费   1006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860篇
地球物理   460篇
地质学   229篇
海洋学   911篇
天文学   250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5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风不仅驱动了上层海洋的环流,也是深层海洋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本文主要研究了北太平洋北部的风能输入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包括风向表面波、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基于SODA3数据的结果表明,风能输入门户随季节变化显著,其中黑潮延伸区是冬季门户,副极地流涡是春、秋季门户,大洋东边界则是夏季门户,能量输入强度逐次递减。21世纪以来,秋冬风能输入明显减弱,春季增加,夏季无显著变化。就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而言,向表面波的能量输入由风场主导,而向表层地转流和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则由流场主导。这些机械能输入结果对进一步认识该海域的动力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德温特数据库中的专利信息,通过对比海上风电和其他海洋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年专利信息,结合海上风电专利数量与碳减排压力以及年新增装机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对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做了分析,归纳了海上风电的重点技术领域;构建了海上风电技术成熟度预测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整体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0.87,已从成熟期进入饱和期。浮式风电作为一种具有替代性特征的新兴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0.54,从技术成长期进入技术成熟期。  相似文献   
993.
浙江中部三门湾波浪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浙江中部三门湾海域的波浪特征,本文基于AWAC波浪观测仪在该海域进行了连续1年的观测,对观测得到的波浪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同时研究分析了三门湾海域受台风影响时,波浪参数和波浪谱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波浪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三门湾海域常浪向和强浪向均为E向,地形是主导因素;显著波高绝大部分在0.8 m以下,期间的最大波高为2.71 m;该海域的波浪特征分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瑞利分布;台风“泰利”期间波能谱以双峰为主,外海涌浪和研究海域风区内的风浪形成混合浪,其中0.08 Hz左右的低频涌浪成分占比很大,而0.25 Hz左右的高频风浪成分占比较小。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沿海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建造以及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利用2018年夏季在西南黄海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海温、盐度和溶解氧(dissoloved oxygen,DO)分布特征。海区西侧的江苏沿海有明显的冷水带,冷水带对应表层较高的DO浓度。在海区南侧的长江口附近,盐度由南向北升高,上部海水DO浓度高,下部海水DO浓度低。综合现场观测数据、CCMP (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海面风场遥感数据、AVHRR (NOAA-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海表温度遥感数据、SMAP (Soil Moisture Active and Passive)海表盐度遥感数据,初步分析了DO的影响因素:夏季偏南风产生从黄海向江苏沿海的上升流,可能有利于形成冷水带和DO高值区;长江冲淡水主要在海水上部向西南黄海扩展,它对水动力的影响及携带的营养盐是形成上层DO高值和底层缺氧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对于海上浮式风机而言,由于受到剪切风、塔影效应、浮式基础运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气动载荷会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对海上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进行预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速度势的非定常面元法理论,研究海上浮式风机气动载荷特性,编制了相关的计算程序。以NREL 5 MW风机为例,建立了叶片和尾流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风速下风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对比数据结果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针对非定常流动,模拟了剪切风和塔影效应的作用,并重点分析了浮式基础运动对风机气动载荷的影响。研究表明,浮式基础的纵荡和纵摇会增加输出功率的波动幅值,艏摇运动会导致单个叶片上的气动载荷产生较大的波动,为浮式风机叶片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江苏海岸辐射沙洲是江苏重要的海上风电规划区域,该海域的地层资料和试桩资料极为缺乏。通过钢管桩的现场静荷载试验,对江苏海岸辐射沙洲地层中大直径钢管桩基础承载性能进行研究,以揭示各地层的主要承载性能参数。试桩结果表明,江苏海岸辐射沙洲地层中钢管桩实际的轴向极限承载力明显小于高应变动测结果,只有高应变动测结果的79.09%。总侧摩擦阻力占总承载力的95.61%,而桩端阻力只占总承载力的4.39%。桩内土对管壁的侧摩阻力作用很小,主要是桩外土对管壁的侧摩阻力在发挥作用。辐射沙洲地层中粉土夹粉质黏土的承载性能一般,不适应作为钢管桩的持力层。轴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到的极限侧摩阻力高于静力触探的测试结果和API法的计算值。浅部砂层实际的极限水平土体抗力高于API法计算值,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上部砂层的p-y曲线具有明显软化效应,土体的软化效应在设计时需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997.
空间线群目标方向相似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3种空间线群目标方向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依据风向玫瑰图的原理,将空间线群目标的方向特征进行定量统计生成对应的方向玫瑰图,在此基础上,生成对应的标准差椭圆和统计直方图,从而分别建立基于线目标方向玫瑰图、基于标准差椭圆和基于统计直方图的方向相似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8.
Monopile foundations have been commonly used to support offshore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WTGs), but this type of foundation encounters economic and technical limitations for larger WTGs in water depths exceeding 30 m. Offshore wind farm project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alternative multipod foundations (for example tetrapod, jacket and tripods) supported on shallow foundations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iling noise.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oundations under dynamic loading or long term cyclic wind turbine loading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is paper summarises the 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small scaled tests (1:100, 1:150 and 1:200) of a complet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 wind turbine model on three types of foundations: monopiles, symmetric tetrapod and asymmetric tripod. The test bed used consists of either kaolin clay or sand and up to 1.4 million loading cycles were appl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ultipod foundations (symmetric or asymmetric) exhibit two closely spaced natural frequenc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rocking modes of vibration in two principle axes. Furthermore, the corresponding two spectral peaks change with repeated cycles of loading and they converge for symmetric tetrapods but not for asymmetric tripods. From the fatigue design point of view, the two spectral peaks for multipod foundations broaden the range of frequencies that can be excited by the broadband nature of the environmental loading (wind and wave) thereby impacting the extent of motions. Thus the system lifespan (number of cycles to failure) may effectively increase for symmetric foundations as the two peaks will tend to converge. However, for asymmetric foundations the system life may continue to be affected adversely as the two peaks will not converge. In this sense, designers should prefer symmetric foundations to asymmetric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999.
磁偏角和热层风对中纬电离层TEC经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三个地区的电离层TEC数据,分析了磁偏角为零的经度线两侧中纬电离层TEC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01年至2010年的几乎所有季节,在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东西两侧,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中纬电离层TEC都存在规则性的差异;中纬电离层TEC的这种经度差异显著地依赖地方时,对季节和太阳活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地磁场影响下电离层与热层动力学耦合的分析表明,磁偏角的经度变化和热层风的地方时变化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两侧中纬电离层TEC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A suite of tool marks were observed in the seaward section of a small estuary on the south coast of New South Wales. The marks were formed through wind-generated waves dragging Eucalyptus leaves and Casuarina fronds over the backshore sands that separate the closed estuary from the sea. Some of the marks form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ilting, which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recognised in an Australian setting. A number of the more complex marks closely resemble trace fossils left by fish,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two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 could be difficult. If correctly identified as tool marks, then they could give a spurious estimate of palaeoflow direction, as they correspond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revailing winds at the time of formation.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judicious interpretation of ambiguous grooves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